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远古甘肃农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远古甘肃农业

远古甘肃农业

甘肃是中华民族早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的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层(距今约78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早于仰韶文化)中已发现的糜子、油菜炭化籽粒和生产工具表明, 甘肃农业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渭河流域上游。先民们开始使用打制为主的石斧、石刀、石铲等生产工具进行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5000年前以农业为主的原始文化。在甘肃已发现的仰韶遗址,主要在东部的泾、渭、西汉水和白龙江诸流域,其次在中部的洮河、大夏河流域。甘肃东部的仰韶文化,具有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其中,有砍伐用的石斧、石刀;松土掘地用的石铲、石锛;加工用的磨石、研磨器、石凿、石纺轮;狩猎用的弹丸、球形器、骨镞等。这些反映了当时甘肃东部原始农业的发达及农业经济的稳定,同时也说明狩猎仍占有一定的比重。马家窑类型文化(前3100~前2700年)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水、泾水的上游和西汉水以及白龙江流域;兰州附近黄河沿岸至青海贵德盆地,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宁夏的清水河诸流域和河西走廊武威以东地区也有分布。半山类型文化(前2600~前2300年)遗存, 主要分布在渭水上游, 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至贵德盆地,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和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也有分布。马厂类型文化(前2200~前2000年)遗存的分布与半山类型的分布区域大体相仿, 唯河西走廊内向西延至酒泉、玉门一带,也有少量的分布。这三个类型的文化遗址,从甘肃已发掘的资料看,农具种类增多, 多为磨制,加工较精细,有石铲、石刀、石镰、石磨谷器、陶刀等。在马家窖遗址中还发现有铜刀。在马厂类型的墓中还发现有细石器和骨梗刀、骨镞。遗址中常见猪、羊的骨骸。这些说明仍是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畜牧和狩猎经济有相当的比重,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在发掘的遗物中,窖藏和贮粮陶瓮普遍增多,说明农作物产量有了增加。墓葬中的殉葬品,男性多为农业工具,女性多为纺轮,反映了已出现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分工。甘肃东部的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较西部的约早300多年。农业是齐家文化人们的重要经济部门,生产工具以石制为主,骨制次之,常见的有石斧、石镰、石刀和骨铲等,为齐家文化工具的特点。晚期出现了以铜制工具为显著标志的冶炼技术, 反映了生产力较前有了重大发展。在各地齐家文化遗址和墓葬中,普遍发现了粟的残迹,说明当时人们以粟为主要食粮。

☚ 农业   周秦先民与河陇早期农业 ☛
000043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