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朱彝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朱彝尊 【生卒】:1629—1709 【介绍】: 中国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 字锡鬯,号竹坨,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出身于日渐衰落的明朝旧相之家,自幼聪敏好学,青年即有宏大抱负。 对明王朝有眷恋之情,清初避世乱曾客游四方,与江南节义之士图谋恢复,不果。后20余年间以充任幕僚和设馆教徒为生,辗转流徙,书随人走,勤学不辍。 博览群书,精研典籍,所致又广求丛祠荒冢、金石断残之文以与史传参考异同。清康熙十七年(1678),以布衣赴博学鸿词科试,授任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旋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出典江南乡试,不久入值南书房,因故罢官归乡,家居凡18年,专心著述。筑曝书亭用以藏书,收书约8万卷,据有大量资料,为其著述提供极大方便。 其诗词古文均有名。其文多考据之作,碑版记事之文,虽可征事,然文学价值不高。其诗堪称大家,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诗人。论诗文强调以六经为本,主张“凡学诗文当以经史为根柢”,注重取材博赡,反对刻板模仿,讲求醇雅。 其诗初学唐,后学宋。前期部分诗歌感时伤世,能反映民间疾苦;后期入京为官,其诗多为应酬赠答之作,或写个人生活情趣。 格调从激烈变为和平,内容由现实渐趋空廓,其诗歌创作作风的演变客观上反映了清初诗歌发展的共同趋势。 其诗歌创作及论诗主张受到浙江诗人的推崇,后人奉为浙江诗派的开山祖师。 其词在清代尤为著名,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词极重词体,标榜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之词,讲究字句工丽,律度谐和,所谓“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其论词主张为浙西词人龚翔麟、李良年、李符等所赞同,相互唱和,遂成浙西词派,后世推朱氏为浙西词派的祖师。著述甚丰,有《日下旧闻》42卷,《曝书亭集》80卷,《经义考》300卷。又选辑《明诗综》100卷,《词综》34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