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迹可疑
形迹:举动和神色。 举动情态使人怀疑。清·孔尚任《桃花扇·却奁》:“圆老(阮大铖)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辩。”《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然两无夫之妇,寄宿人家,形迹可疑,亦必败。”《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九回:“吴管带留意侦察,到光绪三十四年春季,果见有日本船一艘,名叫二辰丸,停泊海口,起卸货物,形迹可疑。” 也作【行迹可疑】。(行迹:行动的踪迹。)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四》:“见我的行迹可疑,便不管我同意与否,先替我买好车票,临时骗我上车,一直把我送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