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半夏根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四月子,野樱桃(《纲目》)。 基源 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木半夏的根。 原植物 木半夏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Elaeagnus longipes Gray;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f.angustata Rehd.) 余项参见“木半夏”条。。【生药】: 采集 9~10月采挖,晒干。 本品在四川部分地区与胡颓子根同等使用。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 性味 微温。 ❶ 《本草拾遗》:“平。” ❷ 《四川中药志》:“淡、涩,微温。” 功效 行气,活血。 主治 ❶ 《本草拾遗》:“根皮煎汤洗恶疮疥。” ❷ 《四川中药志》:“活血,行气,补虚损。治跌打损伤及痔疮。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4g;或浸酒。外用:煎汤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哮喘,痢疾,跌打损伤,痔疮:木半夏根9~18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