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Q波性室性早搏
指有Q波的室性早搏。 有动物实验报道,室性早搏不论起源于左心室或右心室,均无Q波。故提出出现有Q波的室性早搏(aVR导联除外)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具有一定价值。 尤其在窦性心搏梗塞图形出现之前发现有Q波的室性早搏则意义较大。此概念于1943年由Dressler首先提出,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临床情况。 有Q波性室性早搏对心肌梗塞的诊断心电图可参考以下标准: ❶ 必须是以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形态呈qrS、qRs或QR型; ❷ S-T段抬高,呈凸面向上或斜行上升,与主波方向一致; ❸ T波高耸,两肢对称。急性心肌梗塞时均有上述变化,陈旧性心肌梗塞仅有q波而无上述ST-T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