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詹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筠481—549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初为临川王行参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临海太守、太府卿等职,官至太子詹事。著作曾以一官为一集,有《洗马集》、《中书集》、《吏部集》、《中庶子集》、《左佐集》、《临海集》、《太府集》各十卷,《尚书集》三十卷,共一百卷。均已散佚,今存诗四十多首,文十多篇,明人辑有《王詹事集》。 孔稚珪447—501《南史》避唐高宗小名省作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南朝齐文学家。举秀才。刘宋时尝为车骑法曹行参军、记室参军,迁尚书左丞。齐武帝时历任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御史中丞等职。后出为南郡太守。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詹事 詹事官名。秦始置,掌皇后、太子家事。成帝时曾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东汉不置,魏晋复置,历代沿设,成为太子属官,并为其东宫官属之长。掌内外众事,职务相当皇帝的尚书令。皇后,太后的詹事,后世均不再置。 ☚ 监察御史 庶子 ☛ 詹事官名。秦代始置,掌管皇后太子家事。汉以后为太子属官。唐代掌领詹事府,置一人,正三品,为太子官属之长。统率三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十率府(东宫武官,太子保卫系统)以行其政令职务。高宗、武则天时,曾改名端尹、宫尹,不久皆复旧名。又有少詹事一人,正四品下,也曾改名少尹,协助詹事总统东宫诸事。 詹事官名。秦汉置,秩二千石。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历代相沿,为太子官属之长。辽金置詹事院,元亦置詹事院,或名储政院、储庆使司,变革不常。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清不设太子,詹事班次在通政使大理卿之下,只备翰林官的升迁并无实职。光绪时废。参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文献通考》六十《职官考》。 詹事秦时始置的官名,西汉沿之。掌皇后、太子家事。故太后、皇后及太子宫中均有詹事。东汉废,魏晋复置。但后只在太子宫中有之,为太子属官之长。因而,南北朝以后多以“太子詹事”为称。《旧唐书·职官志》说它统东宫三寺(家令寺、率更寺、仆寺)及其护卫十率府(左右卫率、左右司御史率、左右清道率、左右门监率、左右内率)之政令,然实为空名,并无实权。唐高宗时曾改为端尹,武周时改称宫尹,旋均复旧称。其机构,唐称詹事府、端尹府、宫尹府,辽、金又称詹事院,元亦时称储政院、储庆使司等,明清称詹事府,置詹事及少詹事等官,仍以儒臣任之。清虽不立太子,仍以詹事为詹事府的长官,掌经史文章、图书刊印与收藏等事,并与翰林官同样可充日讲官、纂修书籍、典试、提学等,而秋审、朝审及下九卿詹事科道会议之事均能入班与议。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詹事府,詹事等官亦裁撤。 詹事 詹事官名。秦代始置。此后历代沿置,秦汉时掌皇后及太子家事,汉以后则为太子府行政长官。《汉书·百官公卿表》: “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苍、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 臣瓒曰: “《茂陵书》詹事秩真二千石。” (参见: 詹事府、詹事院) ☚ 斋右下大夫 詹事丞 ☛ 詹事zhān shì官名,秦汉皆置,宦者,掌皇后、太子家及宫中诸宦者;皇后法驾出,则奉引。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中长秋、私府、永巷、祠祀、食官令长丞。成帝鸿嘉三年省并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又改称长乐少府。东汉无詹事,皇后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事讫即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魏复置,领东宫众务。晋置废不定。南朝宋与晋同,齐置詹事府,领官属,梁陈也置。后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詹事领东宫诸事,统三寺二坊及左右卫;隋初置詹事;唐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少詹事一人,为詹事之副。其后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 詹事官名。战国时秦国负责太子、太后、王后宫廷事务之官。秦及西汉为皇太后、皇后、太子宫主管官员,秩二千石或中二千石。皇太后宫多冠以宫名,景帝改名为少府,皇后宫则称中少府,成帝时并入大长秋。太子宫詹事则主管东宫庶务,凡警卫、刑狱、车马、食邑诸事,皆为其所管。与太子太傅、少傅分领东宫各官属。东汉罢。魏晋以后唯置于太子宫,所以又称太子詹事,官三品。两晋、南北朝时权位日重,常参预朝政。北周改称为太子宫正或宫尹。隋初复置,寻废。唐复置为詹事府长官,官正三品。高宗、武则天时一度改名为端尹、宫尹,不久仍复旧名。 詹事官名。秦始置,职掌皇后、太子家事。汉代沿置。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并其属于大长秋。又有长秋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为长信少府。魏晋复置詹事,为太子官属之长,历代相沿。辽金置詹事院,元亦置詹政院,或称储政院、储庆使司,变革不常。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事实上只用备翰林官的升迁,并无实职。清末废。 詹事官名。(1) 秦始置,《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颜师古注:“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皇后的詹事称为皇后詹事;太后的詹事以太后所居宫为官号,如长信詹事;太子的詹事称为太子詹事,魏晋以后历代沿置,至金以太子詹事为詹事院的主官。元初沿金制置詹事院,以左右詹事为主官,后改詹事院为储政院。明清时詹事府的主官称詹事府詹事。(2)北洋政府置,属西北筹边使公署各厅,在各科司事(科长)之下,佥事之上,掌办本科事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