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詹事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詹事府 詹事府官署名。明、清代置。掌总东宫太子府庶务。《明史·职官志二》:“詹事府:詹事1人(正三品),少詹事2人(正四品),府丞2人(正六品)。主簿厅,主簿1人(从七品),录事2人(正九品),通事舍人2人。左春坊,大学士(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谕德(从五品)各1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左司直郎(从六品),各2人;左清纪郎1人(从八品),左司谏2人(从九品)。右春坊,亦如之。司经局,洗马1人(从五品),校书(正九品)、正字(从九品)各2人。詹事掌统府、妨、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少詹事佐之。凡入侍太子,与坊、局翰林官,番直进讲《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诸书。前期纂辑成章进御,然后赴文华殿讲读。讲读毕,率其僚属,以朝廷所处分军国重事及抚谕诸番恩义,陈说于太子。凡朝贺,必先奏朝廷,乃具启本以进。凡府僚暨坊、局官与翰林院职互相兼,试士、修书皆与焉。通事舍人典东宫朝谒、辞见之礼,承令劳问之事,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于太子,则引入而举案。” ☚ 詹事院 张家湾宣课司 ☛ 詹事府 詹事府官署名。唐始设詹事府,置太子詹事、少詹事。掌东宫内外庶务。詹事府由詹事发展而来。詹事,官名。秦置。詹,省也,给也。詹事,即供给宫中之事。故太后、皇后、太子宫中皆有詹事之设。太后宫中称长信詹事、皇后宫中称皇后詹事、太子宫中称太子詹事。西汉景帝改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汉成帝又把皇后詹事合并于大长秋,后仅太子詹事独存,主太子宫内外庶务。唐太子詹事已成虚名,无实职,往往用于退休或罢退大臣。其詹事权属少詹事。宋承唐制。辽、金置詹事院或储政院、储庆使司,变革不常。明置詹事府,设詹事、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清詹事府置詹事、少詹事。由满族、汉族各1人,正三品。汉人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掌经史文章之事,职掌与翰林院同,而与汉、唐詹事性质有别。 ☚ 太子宾客 太子詹事 ☛ 詹事府 詹事府即詹事的官署。詹事原为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又名中少府,是皇后卿(即皇后宫官)之一,秩二千石。下设詹事丞,佐助工作。属官分作两大系统:一是太子属官系统,主要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再是皇后属官系统,主要有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之。汉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省詹事官,并属大长秋。魏、晋时复置。南北朝以后,多以太子詹事为官称, 詹事仅为东宫官属之长。唐、宋多以儒臣兼领,实际不任职事。辽、金置詹事院。元亦置之,或名储政院、储庆使司,变革不常。明设詹事府,虽名义上仍有辅导太子之责,但所掌却与翰林院不殊,专以位置文学侍从之臣。清詹事府亦专掌经史文章之事,仅为翰林官迁转之地。历代詹事府均设于京师。 ☚ 太子少傅府 大长秋寺 ☛ 詹事府官署名。管理皇太子宫事务的机构。始置于南北朝时,设詹事、丞为长、贰官,掌辅翊太子,管理东宫庶务,总领东宫大小属官及军队,职权甚重。隋初沿置,寻废。唐复置,设詹事、少詹事为长贰官,统三寺十率府之政。高宗、武则天时曾一度改为端尹府、宫尹府,寻复旧。五代因之。 詹事府官署名。詹事为宫官之名,《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应劭说:“詹,省也,给也。”意即供给宫中之事。秦汉以来,太后、皇后、太子宫中均置詹事,后独存太子詹事作为东宫官属之长,太后与皇后宫的詹事均废。太子詹事的官署称詹事府。詹事的属官有丞,魏晋以后均随詹事置省。晋永康中詹事虽省,然特置丞一人,有关文书转递给太子六傅。晋又置詹事主簿,宋齐梁陈与北魏均置五官、功曹、主簿。北齐时詹事府置丞、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领太子家令、率更、仆等三寺、左右卫二坊。隋废詹事府,唐武德初复置,掌东宫三寺、十率府的政令。龙朔中改为端尹府,光宅初改为宫尹府,旋均复旧。辽金置詹事院,元置储政院,均掌东宫总务。明复设詹事府,因唐宋时太子詹事多以儒臣兼领,明承此制,名义上詹事府仍有辅导太子之责,实际上与翰林院所掌无甚区别,专以位置文学侍从之臣。其主官称詹事府詹事,下设少詹事、府丞,主簿厅主簿、录事,领左右春坊及司经局。左右春坊置大学士、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清纪郎、司谏,除大学士外,分别以“左”、“右”系衔;司经局置洗马、校书、正字。留都南京亦有詹事府,唯置主簿一人。清代不立太子,但仍沿置詹事府,作为翰林官迁转之地。清制,詹事府掌经史文章之事,凡充日讲官,纂修书籍,典试、提学等差,均与翰林官同。凡秋审、朝审及下九卿翰詹科道会议之事,均有詹事府官员参加。翰林院的实官最高仅为四品,而詹事府则为三品,翰林院尚有职事,而詹事府则空有府名,并不成为机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