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
曾参:孔子的学生,以贤孝著称。 指谣言或讹传危害很大。《战国策·秦策二》:“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zhù)逾墙而走。 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有顷、顷之:不久,过一会儿。 杼:织梭。)唐·韩愈《释言》:“夜归,私自尤曰:‘咄!市有虎而曾参杀人,谗者之效也。’”(尤:怨市有虎:见“三人成虎”条。)明·张岱《投杼操》:“言三至兮惑其母,曾参杀人市有虎。” 又有【曾母投杼】。《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唐史演义》第十三回:“近日以来,种种怀疑,儿似曾母投杼,不能自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