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曾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反问。 义即“难道”。 二、表示强调。义即“连……都……”。 ❷ 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❸ 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耶?(《宋史·胡铨传》)——豕(shǐ):猪。 童孺:小孩子。 三、表示动作或情况出乎意料。 常用于否定词“不”、“无”、“未”、“微”、“弗”等之前,加强否定;或用于疑问代词“何”、“奚”等之后,加强疑问。 (一)“曾不”、“曾无”、“曾未”、“曾微”、“曾弗”连用,义即“竟然不”、“却不”、“竟然没有”、“连……都不”、“连……都没有”。 ❶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诗经·卫风·河广》)——河:指黄河。广:宽阔。刀:小船。 ❷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史记·淮南衡山列传》)❸ 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史记·韩长孺列传》)——省:知晓。 ❹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说苑·臣术》)——逐:赶走。 ❺ 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地。(《汉书·王莽传中》)❻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髣髴:彷佛,大概。 ❼ 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文选·序》)——增:通“层”。 凛:冷,寒。 (二)“何曾”、“奚曾”连用,义即“为什么竟然”、“为何竟然”。 ❶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子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或:有人。孰贤:谁贤明。蹵(cù)然:皱著眉头的样子。 艴(fú)然:生气的样子。尔:你。 四、表示动作或情况从来如此。常与否定副词“不”、“无”等连用。义即“从来不”、“从不”、“从无”。 ❶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❷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终日危坐,事有万端,曾不遗漏。 (《建康实录·显宗成皇帝》)——危坐:端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