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若
短语 一、用于比较问句中参与比较的两者之间,表示比较。 义即“……比……怎么样”、“……哪如……”。 ❶ 夫无忠而忠见,无孝而孝闻,曷若使不见而忠,无闻而孝?(《柳河东集·吾子》)❷ 今复捐数十万缗以易无用之珠玉,曷若惜财以养战士?(《宋史·大食国传》)——缗(mín):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用作量词,指一串铜钱,每串一千文。 ❸ 有谄之者曰:“王为越王曷若为越帝?”(《资治通鉴·唐纪·昭宗乾宁元年》)——谄之者:谄媚越王的人。 二、用来询问情状。 义即“怎么样”。 ❶ 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常行:日常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