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介绍】: 明王朝的开创者。 名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农民出身。 少家贫,曾在皇觉寺落发为僧,游方于淮西一带。元至正十二年(1352)投身郭子兴红巾军。 韩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奉小明王龙凤正朔。龙凤二年(1356年)攻下集庆(今南京),升为枢密院同签,旋升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 行屯田以裕军粮,征商税以充兵饷,废元苛政以收人心,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龙凤七年封吴国王,龙凤十年消灭陈友谅的汉政权,自立为吴王。旋攻张士诚,发布平周榜文,咒骂红巾军为“妖”。龙凤十二年计杀小明王。 次年执张士诚,吴亡。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于应天践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同年八月攻占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渐次统一中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匠户的奴役;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罢中书省、罢丞相,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制定《大明律》,亲修《大诰》三编,巩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兴胡蓝党狱,株连过众;罗织文网,祸及无辜;设锦衣卫,实行特务政治,在历史上都曾留下坏的影响。 死后葬南京紫金山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