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1841年9月8日生,1904年5月1日去世。1857~1859年就读于布拉格管风琴学校,2次获奥地利国家奖(1874、1876),9次访问英国(1884~1896),剑桥大学授予音乐博士(1891),曾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1892~1895)、布拉格音乐学院(1901)院长。主要作品:《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4~1895)、交响诗《水妖》(1896)、交响曲《新大陆》(1893)、歌剧《水仙女》(1901)、室内乐《美国四重奏》(1893)等。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4A.Dvor k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故乡的民歌、学习小提琴。1857管风琴学校,两年完成学业。以后在布拉格临时剧院乐队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进步音乐家,受到有益的影响,并开始创作。60年代的作品有两部交响曲、一部歌剧以及室内乐和许多歌曲。1875~1877年间创作的《摩拉维亚二重唱》,为他后来驰誉全球的作曲家声望奠定了基础。作品受到J·勃拉姆斯的赞赏,并受其帮助出版。70年代的重要作品还有《g小调钢琴协奏曲》、清唱剧《圣母悼歌》、歌剧《王妲》和第3至第5交响曲。1884年起曾9次赴英国访问演出,均获成功,189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还曾旅行德、俄等国,与不少音乐家(如柴科夫斯基等)建立了深厚友谊。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作品,如歌剧《雅各宾党人》、第六至第八交响曲、《斯拉夫舞第2集》、7首吉卜赛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母亲教我的歌》)等。1892年任新创办的美国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在美期间,创作了他的最重要的作品《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895年回国后创作了许多交响诗和歌剧,最著名的有歌剧《水仙女》。同年6月,他被任命为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德沃夏克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水平,他是捷克民族乐派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 斯美塔那 格里格 ☛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4DewoxiakeAntonin Dvorak捷克作曲家。生于布拉格近郊的一个贫穷的家庭里。16岁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乐队拉中音提琴并开始创作。首次为音乐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现爱国热情的赞美诗《白山的子孙》。1895年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配器和曲式教授。1892年被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其间他写了最著名的《新世界(第九)交响曲》。回国后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任教和进行演出活动。1901年升任院长。德沃夏克在临时剧院乐队工作期间,受到了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思潮的影响,又多方面接触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并进一步熟悉和发展了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切都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当中。19世纪80、90年代是德沃夏克创作最繁荣的时期,如在《新世界(第九)交响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作品中都深刻反映了他对租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他一生中创作了9首交响曲、11部歌剧及舞曲、狂想曲 交响诗、器乐小品、歌曲等。他的作品具有鲜明动人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平易、朴实,富于民族民间特色。德沃夏克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提高音乐文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 图画展览会 幽默曲 ☛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1DewoxiakeA·Dvorak捷克作曲家。1841年9月8日生于布拉格以北20公里的小村尼拉霍柴维斯。德沃夏克从小就非常喜爱自己家乡的民歌,并开始学习小提琴,9岁开始和村里的小乐队里拉提琴。12岁时,由于当地的习俗必须接替父亲的职业,被送往士洛尼茨当屠户两年。在士洛尼茨遇到音乐家和教育家A·李曼,他看到德沃夏克的音乐才能,便热心地教他中提琴、钢琴和风琴,并带他去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185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校后在布拉格哥姆扎克乐队拉中提琴。后来又转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即国家剧院的前身)德沃夏克除参加日常排练演出外,还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德沃夏克对待自己的作品非常严肃认真一丝不拘,稍不满意即顺手撕毁,至今保留他的最早作品是1861年写的 《a小调弦乐五重奏》。在德沃夏克早期作品中,深受西欧古典乐派风格影响。1872年,他三十一岁时,写出第一都歌诵捷克人民团结起来为祖国的幸福和自由而斗争的赞美诗 《白山的子孙》,获得极大的成功。在以后德沃夏克在申请奥地利政府发给的穷苦音乐家奖学金中,其作品得到作曲家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的赞赏。勃拉姆斯把他的作品推荐给柏林出版商F·西姆洛克,由此他的作品得到这位出版商的支持。而勃拉姆斯也对他的作品给予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并且彼此建立了很深厚的情谊。另外他的作品也得到奥地利指挥家H·李赫特和H·彪罗的赏识。同时德沃夏克还和柴可夫斯基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们互赠作品,发表文章。1890年布拉格卡尔洛夫大学赠给他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并被捷克艺术科学院吸收为会员,接受了奥地利三级金质勋章。1892年他接受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的邀请去担任该院院长。他运用美国黑人的民歌于1892年10月写下了举世不朽名著《e小调第九交响曲》,题名“新世界”。他在寄回祖国的信中写道:“如果我没有看见美国,我是永远也写不出像现在所写的交响曲来的”。1894年他从美国回到捷克,这期间他的好友彪罗和柴可夫斯基相继去世,这给他精神上很大打击。1899年完成歌剧《魔鬼与卡嘉》;1900年创作了他的代表歌剧作品《水仙女》;1901年,被任命为捷克布拉格音乐院院长。1903年在完成最后一部歌剧《阿尔密达》以后突然患了中风症,几分钟后就突然逝世了。5月5日捷克举行了国葬,悼念这位用音乐为祖国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音乐家。 
☚ 斯美塔那 圣一桑 ☛ 德沃夏克1841—1904Antonin Dvorak捷克作曲家。曾任国家剧院乐队中提琴师。1861年开始作曲,并多次在欧洲各国访问演出。后又先后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院长,纽约音乐学院院长。创作上注意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吸收西欧古典、浪漫派音乐特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旋律优美、形式精巧、结构严谨、形象鲜明。作有大量交响曲、重奏曲、协奏曲、序曲、舞曲、交响诗、歌剧等。如《自新大陆交响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捷克组曲》、《胡斯序曲》、《斯拉夫舞曲》、《在大自然中》、《狂欢节》、《金纺车》、《水仙女》等。 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1841—1904Dvorak,Antonin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风景秀丽的伏尔塔瓦河畔。自幼爱好音乐,16岁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1862年起,在临时剧院(国家剧院的前身)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显露出非凡的艺术才华。《摩拉维亚二重唱》经勃拉姆斯大力推荐在世上广为流传。他曾应邀多次出访英国、德国及俄国,亲自指挥作品的演出,备受欢迎。1891年应聘任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1892年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写成著名的《新世界交响曲》。1895年回国,1901年出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德沃夏克的一生功成名就,一帆风顺,是音乐家中少有的幸运者。晚年奥国政府授予他终身上议院议员荣誉,1904年德沃夏克溘逝,捷克政府以隆重的国葬仪式悼念他。 德沃夏克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是继斯美塔那之后捷克民族乐派又一位巨匠。他广泛地从斯拉夫民间音乐吸取营养,创作出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音乐作品。《新世界交响曲》虽以印第安民谣及黑人歌曲为素材,却是带有捷克风格的作品。其他重要作品还有《F大调弦乐四重奏》,歌剧《国王与矿工》、及《捷克组曲》等。 ☚ 斯美塔那 五人强力集团 ☛ 0000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