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昆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中国的“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曲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昆曲是元末明初(14世纪中叶)南戏发展到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昆山腔”。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著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红梨记》、《水浒记》、《烂柯山》、《十五贯》等都是昆曲的代表性剧目,其中前3种有全谱或接近全本的工尺谱留存。清代中叶以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至今保留下来的昆曲折子戏有四百多出。 昆曲《牡丹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