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偏好利息理论
认为利息是人们对现在立即占有物品而不是等到未来才去占有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样一种理论。 一般地,正常的人对于同一单位收入或消费品在现在和未来两个不同时点上的评估值是不同的,通常是对于现在时刻的估值比未来时刻上的更高,这即是所谓正的时间偏好率。有许多理由被提出来用以说明人们的正时间偏好率,“死亡风险”论指出,某一个人也许等不到在未来去享受某种好处。皮古(Pigou)认为单个人“缺乏远见能力”将导致他对于目前消费比未来消费的估值更高;此外,如果单个人及其后代预期其在未来将更加富裕,那么由于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也将导致他们更加看重现在。 由于正时间偏好率的存在,为使人们放弃一部分当前消费,即实行储蓄,以便进行投资,投资者就要支付一定的价格,该价格恰好抵消了人们对于现在与未来时间偏好的差异,这便是利息。实际上,时间偏好利息理论与节欲利息理论并无多少差别,它们都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利息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