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捐纳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捐纳房

捐纳房

官署内设机构名。清代置。属户部。掌捐纳钱物收储。《清史稿·职官志一》: “户部……又饭银处、减平处、捐纳房、监印处、则例馆,俱派司属分治其事。” (参见: 捐纳)

☚ 举叙司   军器监 ☛
捐纳房

捐纳房

官署名。属户部,用钱物购买官爵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此事早在汉代即已出现。到清中叶后此风犹烈。捐纳分 “常例报捐” 和“特开事例” 两种。所谓 “常例报捐” 是指无出身的文士以及文武生捐纳贡生、监生职衔,文武官员捐纳升衔加级,或捐请封典,或平民捐纳职衔。所谓“特开事例” 是指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修建大工程等原因而举办的捐纳事务。捐纳房就是清政府为经办该事而专门设立的机构。捐纳房设满、汉司员各6人,由尚书在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七品京官中挑选委派,每两年更换一次。

☚ 内翻书房   文馆 ☛
捐纳房

捐纳房

清户部内部专办捐纳事项的机构。捐纳就是用钱买官买爵。秦始皇在蝗灾之后, 下诏凡百姓纳粟千石赐爵一级。汉代有纳粟拜爵之例。清初, 或假借赈济灾民, 或借口筹边军饷不继, 或兴办较大工程, 令商民缴纳巨款, 给予奖叙, 以广招徕。其后则作为国家正项收入, 明订价格,各地通行。其捐官之例, 康熙七年(1668)定制: 满洲、蒙古、汉军并现任汉文武官弁, 捐输银千两或米二千石者加一级。银五百两或米千石纪录二次。银二百五十两或米五百石纪录一次。进士、举人、贡生捐银及额出仕时,照现任官例议叙。生员捐银二百两或米四百石,准入监读书。俊秀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 亦准入监读书。富民捐银三百两或米六百石, 准给九品顶戴;捐银四百两或米八百石,准给八品顶戴。按清例,捐纳有常例报捐和暂开事例之分。凡俊秀或文武生员捐纳贡生、监生职衔, 京外文武官员捐升衔加级纪录或捐请封典, 平人捐职衔或捐请封典的, 为常例报捐。为筹军饷、工程费用等特开之捐, 为暂开事例。乾隆(1736—1795)时办经常性捐纳。鸦片战争后广开捐纳。京官自郎中以下, 外官自道台以下, 均可捐纳。捐纳俱由户部具呈交银,给予执照。捐纳房即为户部设置的专办机构。捐纳房的职官有满、汉司员各六人, 由尚书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京官内委派, 每二年更换一次。

☚ 漕总   仓场衙门 ☛

捐纳房

清代户部内部机构。“捐纳”就是用银买官。自汉代开始就有“纳粟拜爵”,历代多沿用其例。清代中叶以后,此风尤甚。清制,凡无出身文士及文武捐纳贡生、监生衔,文武官员捐升衔加级,或捐请封典,或平民捐职衔,称为“常例报捐”;如为筹军饷、工程费用等特开之捐,称为“特开事例”。都由户部具呈交银,给予执照。设满汉司员各六人,由尚书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内派委,每两年更换一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