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茅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茅土máo tǔ指受封为王侯。古代封侯,帝王以茅包社祭土赐受封者。杜甫《遣兴》: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杜甫《投哥舒开府翰三十韵》: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 茅土máo tǔ指受封为王侯。杜甫《遣兴》:“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茅土古代帝王社祭之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以茅包之。称为茅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文选》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李善注引 《尚书纬》:“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后因以茅土为裂土分封的代词。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三十韵》:“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参见【茅社】。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處所 > 茅土 茅土 máotǔ 古帝王社祭之壇,以五色土建成。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分封諸侯時,就封地所屬方向之壇土,用白茅包好授予受封的人,作爲獲得土地的象徵。《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后封諸侯爲授茅土。”漢·李陵《答蘇武書》:“陵謂是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漢·蔡邕《獨斷》下:天子太社,以五色土爲壇。皇子封爲王者,受天子之社,以所封之方色。東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方之色,歸國以立社,故謂之受茅土。” 茅土máo tǔ〖名词〗 茅土古代分封诸侯,以白茅包土授予被封者,作为分得土地的象征。后遂以茅土作为分封的代称。《汉书·王莽传》:“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加名数,山河誓始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