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集释】: 王逸:时已过半,日进往也。 亹亹,进貌。《诗》云:“亹亹文王”。虽久寿考,无成功也。 吕延济:亹亹,行貌。 过中,谓渐衰暮也。蹇,语词也。念己将老,淹留草泽,无所成者也。 洪兴祖:亹,音尾。 朱熹:亹,音尾。 申,重也。亹亹,进貌。过中,谓渐衰暮也。 蹇,语词也。〇右一。 章既无名,旧本连写,或分或合,易致差误,今既厘正,因各标章次以别之。 陈第:亹亹,进而不已之意。过中,向衰也。蹇,语词。 陆时雍:右一。宋玉《九辩》,感秋气而作也。 愁敛之气,束人五衷,则畴昔垒轲不平之意,奔迸搏击,遂与天地之气争散,至忧谗畏讥,闵忠悼亮,抑又甚焉。《九辩》之一,絶不预原事,若爲自悼,或创有深痛,不敢撩及之与? 王夫之:亹亹,不穷于去也。过中,岁过中也。日月已逝,忠贞不达,勛名不立,如之何弗悲!此章以秋容状逐臣之心,清孑相若也,寂寞相若也,惨慄相若也。 《九辩》之哀,此章爲最。不待详言所以怨,而怨自深矣。 屈复:亹亹,进貌。 过中,谓渐衰暮。蹇,语词。燕既辞归,蝉亦无声,鸿雁再游,鵾鸡悲鸣,物之悲秋如此。吾于时独申旦不寐,闻蟋蟀而生哀者,当衰暮而无成也。〇三段物情之悲秋如此,而我之悲秋更深也。 〇右一。首句以悲秋起,下分应之,一段合写,二段分写,三段合写,然通章皆题前虚写也。 王闿运:此送别屈原再放沅中也。 马茂元:亹,音尾,前进不息的样子。 过中,谓超过中年。无成,事业无所成就。 中年落拓的人,分外感到时光易逝,这两句和上文“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紧相呼应。 于省吾:亹亹,在此应读作“微微”。 金文“眉寿”之“眉”作“ ”“时微微而过中”,“过中”谓走向衰暮。这与《离骚》“老冉冉其将将至兮”句例相仿,均就时间言之。洪氏引五臣注训“冉冉”爲“渐渐”,可以互证。 朱季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五年中时”,《索隐》:“按年中谓中年时也。中年,亦壮年也,古人语自尔。”过中,谓过年中时也。 蒋天枢:淹留,谓久留于陈。 无成,无所成就。右第一章。 按以上《九辩》之序曲,叙送原南行时之悲感。 王泗原:蹇,竟,解见《离骚》。 汤炳正:亹亹,乃“昧昧”之音近借字,古音皆爲明纽字。 在此谓晚暮之意。,“时昧昧而过中”,与《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同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