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日本货币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日本货币政策 日本货币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日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侧重于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它并不将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同时并列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同时出现为换取高速增长而牺牲物价稳定的现象。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成功所在,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美、加,而通货膨胀率低于英、美、加等国的原因所在。就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两大目标而言,日本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是不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为保证引进技术所需外汇,以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1973~1974年日本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后,日本中央银行则以稳定物价作为贯彻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 日本制定的中介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贷款增加额、利率等。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及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定的是提供给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增加额。进入70年代以后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的中介指标加以监测,一直至今。日本的货币指标有7种:M1=现金通货和活期存款;M1′=M1加法人企业定期存款;M2=M1′加上个人及公共团体定期存款;M3=M2加上邮政储蓄存款、信托本金及各种信用合作机构存款;M1′+CD(可转让定期存单);M2+CD;M3+CD。就具体监测指标而言,70年代初到1978年,M1曾经是日本观察现实购买力的主要依据。1978年以后,中央银行一直将M2+CD作为主要监测指标,原因是该指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大于M1;同消费物价水平的关系比M1同消费物价水平的关系更密切、更稳定且有规律性;另外,因M1所包的活期存款是无息的,利率升降会引起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间的频繁移动,造成M1波动不羁。而M2+CD因既包括活期存款又包括定期存款,故不存在这种情况。日本以M2+CD为重点监测指标对调控宏观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操作目标的选择上,日本选用的是同业拆借利率。在日本,利率处于严格管制之下,只有同业市场拆借利率是由市场机制决定,日本将其作为操作目标,通过诱导其升降影响国内信用,保证中介指标的实现,进而确保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日本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灵活多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