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无声字多音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无声字多音说 关于一字多音的学说。黄侃所创。所谓无声字,指指事、象形、会意字,其形体无声,由于造字者凭其当时之意识,取其意而定其声者。多音的原因共有四点:(1)文字之初起,以图写形貌,各地之人,据其形象以为文字。因其主观意象的不同,虽形象相同,取意尽可有别。如“l”,《说文》:“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可知“l”有三音三义。(2)造字之时,原非一字,音义原异,只以形体之相近,后人不察,乃合为一体,因而形同而音义殊。如《说文》:“皂,谷之馨香也,又读若香”,《玉篇》:“皁,才老切,色黑也”,后世“皂”、“阜”误合为一,故“肥皂”字多有写成“皂”者,“皂”遂有二音二义。(3)古代文字少,故多象形假借。如《说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