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虞1902—1963河南西平人 新诗作家。曾任河南大学教授,开封师院中文系教授等职。著有《晨曦之前》、《魔鬼的舞蹈》、《落花梦》等,译有《但丁神曲》、《雪莱诗集》等。 笔名:东美、吉人、君评、波西、根余、萍 于赓虞于赓虞和绿波社 于赓虞 于赓虞 于赓虞 诗人于赓虞传略 | 秦志希 李立明 阿英 舒兰 许风才 | 新文学史料1985年3期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1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09页 *北伐前后诗作家和作品第115页 河南文史资料第14辑第124页 |
于赓虞被人遗忘的诗人于赓虞 余 时 羊城晚报1982年5月4日 于赓虞 于赓虞1902—1963诗人。河南西平人。1921年入天津汇文学校学习。不久,与赵景深等共组新文学团体绿波社。1923年与赵景深等共同出版了诗集《春云》。“三一八”惨案发生时,写过《不要闪开你明媚的双眼》,对烈士表示悼念。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回国后在多所高校任教。他的诗作既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又有忧郁、低抑的情绪,被称为“悲哀诗人”。作品有《晨曦之前》《落花梦》《孤灵》《骷髅上的蔷薇》《魔鬼的舞蹈》《世纪的脸》《剑与泪》《春云》等。译有但丁的《神曲》及外国诗集《春之歌》等。新中国成立后任河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王昆仑 赵景深 ☛ 于赓虞 于赓虞1902.6.12—1963.8.14笔名有波西、东美、君评、萍等。河南西平人。1918年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1921年秋到天津,在南开中学、汇文中学读书。1923年3月,与赵景深、焦菊隐等人成立新文学团体绿波社。1925年夏到北京,在燕京大学学习一年,以后在中学教书。这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曾参加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读诗会,为《晨报·诗镌》撰稿。又与胡也频、沈从文等人组织无须社,编辑《世界日报·文学周刊》。与庐隐等创办华严书店,并与庐隐合编《华严》月刊。1930年到山东曲阜师范学校任教。1932年到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与叶鼎洛等合编《河南民国日报·平沙》周刊。1935年秋去欧洲游学。1937年回国,任河南大学副教授。四十年代,先后在西北大学、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任教。建国后,在河南大学教书。1963年病逝。出版的作品有:《晨曦之前》(上海北新书局1926年版)、《骷髅上的蔷薇》(北京古城书社1927年版),散文诗集《魔鬼的舞蹈》(1928年)、《孤零》(1930年)、《世纪的脸》(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版);未出版的诗集有《落花梦》《剑与泪》。早期创作的新诗还收入绿波社社员的诗合集《春云》。他的诗深受西方象征派和格律派的影响,但有着个人的风格。诗的形式整饬,诗句每行都在十字以上。诗中多用“荒墟”、“坟墓”、“孤月”、“残红”等组合意象,表现没落感伤的情怀。诗中常有阴森古怪的情调,因而被人称为“恶魔派”诗人。 ☚ 于一平 于毅夫 ☛ 000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