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集校】: 洪兴祖: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朱熹: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黄省曾: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明繙宋本:放山渊之 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朱多煃:同黄本。 庄允益: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集释】: 王逸:龟可以决吉凶,人亦寳之,今放弃也。 小石爲砾。言世人皆弃崑山之玉、大泽之龟,反相与重贵小石也。言闇君贵佞僞、贱忠直也。 王夫之:龟,寳龟,大蔡。砾,小石。埋玉于山,沈龟于渊,谗人兴而忠贞必斥矣。 赵浩如:龟,古人以龟爲灵物,视爲寳贵。贵,视爲贵重。 王泗原:石,古音如橐,西汉音犹然。 东方朔《七谏》“献寳玉以爲石”,《古诗》“磊磊涧中石”,皆其证。恶石爲韵。朱注“石,叶时若反”,非。 玉生于山,龟出于渊。夫,指示形容词。 潘啸龙:放,弃去。山、渊,指生玉之山、潜龟之渊。 龟,龟高寿,在古代被奉爲神明,以爲能决凶吉。相与,互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