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告止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告止旛唐代官吏仪仗,在前面引路者所执之旗,上有“告止”二字,以禁止行人。类似后来的肃静、回避牌。《新唐书·仪卫志》:“亲王卤簿有清道六人……次告止旛四,传教旛四,信旛八; 凡旛,皆绛为之。” 古代名物 > 旌旗類 > 儀仗旗部 > 雜儀 > 告止旛 告止旛 gàozhǐfān 亦稱“唱止旛”。唐朝高官出行儀仗旗之一種。上書“告止”二字,以禁行人。《新唐書·儀衛志下》:“次告止旛四,傳教旛四,信旛八。”《開寳通禮義纂》:“唱止旛,所以從行也,以爲行止之節。” 告止旛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儀仗鹵簿部 > 扇幡 > 告止旛 告止旛 gàozhǐfān 旛之一種。“旛”亦作“幡”。唐代親王、一品官及萬年縣令儀仗用之,宋後多爲皇帝儀仗所用。宋制:絳帛爲之,錯綵爲字,字下爲雙鳳,上有朱緑小蓋,四角垂羅文佩,繫龍頭竿上。元制:以緋帛錯綵爲告止字,繫於金銅鈎竿,竿以朱飾,立仗者紅羅銷金升龍。《新唐書·儀衛志下》:“一品鹵簿……告止旛、傳教旛皆二。”《宋史·儀衛志五》:“一品鹵簿……告止幡、傳教幡、儀鍠斧掛五色幡各四。”《清史稿·輿服志四》:“原定皇太子儀仗……傳教旛、告止旛、信旛、絳引旛各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