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提高烘缸干燥效率的新技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提高烘缸干燥效率的新技术 1.沟纹烘缸 沟纹烘缸是在烘缸外圆周围加工成许多相同间隔的沟槽、沟槽的形式可以呈螺纹形或菱形。目的是改善烘缸与纸页的接触程度,同时也扩大了烘缸表面积,增加传热效率。沟纹烘缸外表面的示意图及烘缸壁轴向断面图见图11-5-97和图11-5-98。 表11-5-47 沟纹烘缸沟纹尺寸 W-湿纸页 A-空气(以近似纸页的速度进入沟槽) B-沟槽充满空气,由于受热,形成一定的压力 C-被加热后的空气冲出 D-由于空气C冲出后,沟槽空隙D内形成真空状态,使纸页被迫向烘缸外表面靠拢,加强纸页与烘缸接触,以提高干燥效率 沟纹烘缸与普通烘缸的干燥效率的比较见图11-5-101。 2.拢流条板 烘缸内冷凝水膜影响热传导率,当纸机车速超过350m/min时,烘缸内壁形成水环,传热系数降低。常在车速高于600m/min时,沿烘缸内表面轴线方向装设拢流条板,以提高烘缸表面温度。拢流条板随著烘缸一块转动,由于共振现象使其中的冷凝水流动激烈,使波动扩大激化,阻止水环形成,以改善热的传导率。 根据Lamb理论,推导出公式: 举例:烘缸直径为1524mm,冷凝水膜厚度为3mm,计算拢流条板数及其间距(若以等间距排列)。从图11-5-102查得:拢流条板为135个,间距为139.6mm。 烘缸内径为1500mm,拢流条板的断面为6.35mm×6.35mm的正方形,条板间距为152mm,转速为83r/min、115r/min和165r/min时,测得平均冷凝水膜厚度与冷凝水膜传热系数间的关系,见图11-5-103。(图中虚线为无拢流条板的情况)。从图知,冷凝水膜厚度为3mm时,传热系数可保持最大值。 设置拢流条板效果: (1)提高烘缸蒸发量。 (2)改善纸页横幅湿度。 实例1: 纸品种 新闻纸 纸机车速 902m/min 烘缸表面温度 98℃ 装拢流条板后烘缸表面温度 108℃ 实例2: 美国长景纤维公司(Long View Fiber Company)在纸机上设置拢流条板,效果显著(传热效率提高20%以上)。 纸机抄宽 6045mm 设计车速 914.6m/min 烘缸 Φ1500mm 51只 拢流条板 在烘缸内壁一圈内装设拢流条板(高60mm×宽40mm,长度与缸面一致),用固紧圈固定在烘缸内壁,其效果如下示: 单帆布操作法优点: ❶ 消除了纸页颤动现象。 ❷ 大大减少了3P/1D间的牵引力(减少50%~75%); ❸ 减少皱纹 ❹ 减少了压光线痕。 ❺ 提高了纸页水分均匀性。 ❻ 减少了化学浆配比。 ❼ 增加了纸幅宽度。 ❽ 车速提高(在同样条件下,提高15%)。 ❾ 提高了纸页边缘的表面性能。 ❿ 卷纸质量提高。 ⑾增加了纸页的松厚度、柔软性、抗张强度,并提高了干燥效率。 ⑿减少干毯使用面积,可节约30%。 ⒀不需用干毯辊,节省了设备和维修费用。 ⒁由于不需用干毯辊,故没有挠曲影响,干毯接缝受力也较均匀。 ⒂动力耗降低。 ⒃通风好。 ⒄湿纸页与烘缸的包角大。 ⒅纸面起毛现象减少。 ⒆断纸减少。 单帆布操作法缺点: ❶ 使用一条毛毯,烘缸齿轮易损坏,且噪音增加。 ❷ 干毯孔堵塞现象增加。 ❸ 增加了上部烘缸的污染。 采用单帆布(干毯)运行的实例,见表11-5-48。 图11-5-48 单帆布法使用实例 在直径为5000mm的大烘缸下面,装设一台2m×2.17m的气垫干燥器,其生产能力可提高40%(由5t/h提高到7t/h)。气垫干燥器可多蒸发出水分达3400kg/h;能源消耗费用仅为使用蒸汽的70%,并且纸张质地松软,强度有上升的趋势。 表11-5-49 气垫式干燥的使用性能 纸幅宽度 4.5m 纸张定量 150g/m2 生产能力 12t/h 气垫式干燥器规格(长×宽) 2m×2m(1台) 纸页进入时水分 80%~82% 纸页离开时水分 92%左右 (3)气垫式干燥器安装于纸机涂布器的后面 纸机车速 600m/min 涂布量 10g/m2(涂布剂浓度为50%) 蒸发速度 90kg/(m2·h) (4)气垫式干燥器用于现代纸机上的典型布置 (5)气垫式干燥器 气垫式干燥器由气垫喷嘴组成,干燥器应设计得简单实用,因此干燥器内除了几个简单的风挡以外,热风罩内设有机动零件。加热系统包括风扇、加热器、温度控制器等,安装在热风罩附近。需要经常检查的零件都安装在造纸机的外面,开机时用引纸绳进行引纸。 气垫式喷嘴的特点是能使纸页保持最好的稳定性,使热量传递达到最高速度。纸页与喷嘴之间形成的间隙,其气流平均速度相当于喷嘴出气口速度的50%~70%。例如出气口速度为70m/s时,其间隙内的有效风速为42m/s。 气垫式干燥较传统的干燥装置(如烘缸干燥、热风干燥等)能得到更好的热传递速度,如图11-5-144。 5.内沟槽烘缸 1981年日本某公司研制了一种内沟槽烘缸或称为干烘缸(Interally grooved dryer或Drydryer)。这种烘缸主要是利用烘缸转动时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迫使冷凝水排出。经实践证明,采用内沟槽烘缸,纸机干燥能力得到提高,而烘缸表面温度与普通烘缸相同。内沟槽烘缸的内部形状参见图11-5-145。 (1)沟槽与离心力 烘缸外径为D0(m),内径Di(m),纸机烘缸外周抄速为v(m/min),重力加速度g(m/s2),对于内沟槽烘缸内壁表面上的冷凝水受到离心力与重力之比k为: 内沟槽烘缸的内表面经过特殊的加工(有专利),使烘缸内具有较大的离心力,以排除冷凝水。 ❶ 烘缸内径具有较小的锥度,锥角为θ,见图11-5-147。 内沟槽烘缸内壁离心力分力K′=K·sinθ(G)在缸内的顶部与底部,则分别为(K-1)sinθ和(K+1)sinθ,见图11-5-148。离心力分力作用于沟槽底部流动著的冷凝水。 ❷ 沿烘缸轴向呈三角形的沟槽(倾斜角α)见图11-5-149。 沿沟槽壁离心力分力K″=Ksinθ(G),K″值使冷凝水流到沟槽底部,冷凝水的表面张力亦起到这样的作用。 K′、K″两种离心力分力作用的结果,加速了冷凝水的流动,见图11-5-150,并使冷凝水膜的平均厚度降低。 (2)内沟槽烘缸冷凝水排出装置 内沟槽烘缸内壁的中间或两端设有成圆周形的沟道,以收集冷凝水,使其通过虹吸管排出,见图11-5-151。 (3)传热性能 对内沟槽烘缸纸机实测结果见图11-5-152。 从图11-5-152知: ❶ 沟槽烘缸的传热系数随车速的提高而急速上升,而普通烘缸则随车速的提高而下降。 ❷ 总传热系数U提高不大(在车速为400m/min时,U值分别为25%和6%),这是由于烘缸外表面与纸页之间的传热不良而引起的。U值不是影响干燥能力的唯一因素,U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袋式通风等。对于高速纸机,U值可能得到较大的改善,(见图11-5-153)。 (4)烘缸的表面温度 内沟槽烘缸与普通烘缸表面温度的分布,见图11-5-154。 (5)内沟槽烘缸的效果 1—钻孔外壳 2—纸页 3—高速热风罩 4—细网 5—粗网 A~H略解 1—纸页走向 2—穿透气流 3—再循环空气 4—供气 5—到抽风机 6—退出.距离约0.93m 7—真空(穿透)缸 8—β射线仪测纸页定量 32、33、36、37、38—烘缸编号 巴伯列干燥器运行参数: 温度,℃ 173~344 热风速度,m/min 3596~5120 真空(穿透)缸真空度,Pa 2.0~7.2 其工艺参数见表11-5-50。 表11-5-50 巴伯列干燥器的工艺参数 注:1in=0.0254m,1ft=0.3048m,1lb=0.454kg *优点: ❶ 抄速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