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等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又作“单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 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 吏甚患之,辞而请归……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此事又见汉·刘向《诗序·杂事》。 宓子贱,名叫宓不齐。是孔子的学生,据说他为政很有办法。这里用“从旁掣肘,不得善书”为喻,婉转地讽谕鲁君,不要随意听信谗佞之臣,对他的政务进行干涉。 后常以“掣肘”的典故比喻使人做事从旁留难牵制。 唐·姚思廉撰《梁书·贺琛传》:“纵有廉平,郡犹掣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