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面具刀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面具刀舞 彝族祭祀舞蹈。 彝语叫“阿妥木义嘎”,意为“刀舞”,流行于云南禄丰县高峰地区。相传,三国时,蜀汉武侯诸葛渡泸南征,对孟获及士兵、百姓从不杀戮,并传授刀术和种稻技术。 此后,每当起刀练武,均要抬孔明、关羽、孟获三人面具头像,诵种稻过程,祈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进行。 舞时长号、锣鼓齐鸣,旌旗招展,铁炮冲天。舞者画脸谱扎红头巾,结绣球插鸡尾,著短服持大刀,奔向火把山各要地,环围三个面具头像,对刀起舞,势如征战冲杀。 刀法有抹、涮、掖、晃、刺、抛、穿、举等。舞步有踢、跨、蹲、退、点、跳、转等。每当耍刀之时,成千上万的彝族群众著盛装登高围观,并欢歌起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