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效应
指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对减少私人支出,尤其是减少私人投资支出的作用。 挤出效应的机制是:当政府的财政赤字是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时,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债券量增加所导致的价格下降就会引起货币市场的利率上升,私人投资相应减少。这意味著政府支出花费的资金“挤占”了私人投资使用的资金,故称“挤出效应”或“挤占效应”。货币主义者在与新古典综合派争论中认为,当政府开支增加以刺激经济时,如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那么,实际上是用政府支出代替私人支出,总需求和生产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财政政策没有刺激经济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