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多危机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危机理论。 它强调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发展太快,超过了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发展,使两个部门失去平衡而导致经济危机。这种理论分为两类:(1)货币投资过多论。 主要倡导人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他认为,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资金将出现短缺,生产者就会利用银行信用的扩张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使原来用于消费品生产的生产要素转用于生产资料生产。 一旦银行信用扩张停止,危机就会随之爆发。表现为已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滞销,价格暴跌。 这是因为人们自愿提供的储蓄已不足以满足生产资料生产的投资。(2)非货币投资过多论。 倡导者为德国的斯皮托夫、瑞典的卡塞尔和威克塞尔等人。 他们认为推动经济进入高涨的主要动因,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和发现,新市场的开拓等,这些因素刺激投资活动,特别是固定资本设备的扩大。和前面的结论一样,他们认为生产资料过剩,是因为人们消费过多或储蓄不足,以致于投资不能足够购买已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等。事实上,这种理论只能说明局部危机,而普遍的生产过剩才是危机的特征,它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