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戴克里先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戴克里先改革 3世纪末4世纪初罗马帝国皇帝为挽救奴隶制全面危机进行的改革。 3世纪罗马帝国爆发了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在经济上,农业中奴隶制大庄园衰落,隶农制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停滞,城市萧条;财政困难、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在政治军事上,政治集团问混战不休;军人势力明显膨胀,近卫军和行省驻军各自拥帝,混战不已,政局极度混乱,很多行省伺机分立,人民起义不断,日尔曼人侵入帝国境内。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243—313)取得帝国政权。 为挽救奴隶制危机,强化奴隶主统治,他把元首称号正式改为君主,300余年的元首制终被公开的君主制(亦称“多米那特”制)取代。戴克里先进行了多方面改革。 行政改革:把帝国分为四区,由四个统治者分头治理,称“四帝共治制”,四人之中,二人称“奥古斯都”为正职,二人称“恺撒”为副职,但最高权力属戴克里先;为削弱地方权力,防止行省分立,他缩小省区,分全国为100多省,每10—12省组成一行政区,实行军政分治,地方总督不兼军职。军事改革:军队分为边防和巡防两种;增加军团数目,减少各军团人数,以利调度和控制。 税制改革:以实物税为主并统一税制;为保证税源和利于统治,自由民和隶农被固定在一定田庄上,手工业者、商人被固定于各自行业中,各行业必世袭相传,逃亡者受严惩。币制改革:提高金币成色;颁布“物价敕令”,规定物价和工资标准。 戴克里先改革是为了挽救已腐朽的奴隶制度、延续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因而具有保守、甚至反动的性质。虽然改革在某些方面一度延缓了危机,但根本上是徒劳的。 改革以后,广大奴隶、隶农、自由民在政治上受到更严厉的监视和镇压,经济负担加重;某些改革措施束缚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更大的混乱。戴克里先的统治标志著罗马帝国进入垂死的后期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