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三品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和唐代韩愈关于人性的学说。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者“圣人之性”为善;中者“中民之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下者“斗筲之性”为恶。

他认为,圣人不需教育,天生就能从善,小民天生只能从恶,经过教育也不能改变。只有中民之性,可以通过帝王依据天意加以教化而养成善性。所以,“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真性》)。唐代的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性三品”说,他把“性”与“情”对应起来,各分为上、中、下三等。

“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这是天生就有的;“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它是后天“接于物而生”的(《原性》)。上品之情完全符合道德原则,中品之情的发动有过与不及,下品之情完全不合乎道德。三个等级的“性”与三个等级的“情”互相对应。“性三品”说是封建等级关系在人性问题上的反映,其目的在于为封建等级制度作论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