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经济原则
奥地利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马赫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是马赫在《感觉的分析》和阿芬那斯在《哲学上按费力最小的原则的思维》著作中提出的。其含义在马赫看来,就是世界上,只有我和我的感觉存在,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这样的思维才是最经济,最省力的。于是,感觉就成了没有物质的感觉,思维就成了没有头脑的思想。这一原则是马赫主义者认识论的基础。 列宁曾尖锐地批判了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指出,“人的思维在正确地反映客观真理的时候才是‘经济的’,而实践、实验、工业是衡量这个正确性的准绳”(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64页)。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怎样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不在于如何才能使思维“最省力气”。 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思维经济原则”的错误,就在于它否定人们正确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人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与讲究“经济的”思维或优化思维,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