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
副词 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没有价值和成效。 义即“徒然”、“白白地”。 ❶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见欺:被欺。 ❷ 今空守孤城,徒费财役。 (《资治通鉴·宋纪·文帝元嘉三十年》)❸ 度不中而轻发,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度(duó)不中(zhòng)而轻发:瞄不准而轻易发射。 靡:浪费。 二、用于谓语前或小句前,表示仅限。 义即“只是”。 ❶ 不得其道,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 (《吕氏春秋·用民》)——道:道义。 ❷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❸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老贼:指曹操。忌:顾忌。 孤:我,王侯自称。 三、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转折。义即“却”。 ❶ 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庄子·天地》)——事求可:行事要求允当。 ❷ 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荀子·子道》)——以: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