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北狩
乾隆帝至木兰秋狝,山庄避暑,开始于乾隆六年 (1741)。后乃隔岁一至。乾隆十六年后,每届夏秋,必幸其地。号称习武功,盛王会。行围时有合围,有哨鹿。合围则使士卒出围场之后,驱赶野兽,皇帝则在围内追逐,哨鹿是假作鹿鸣,以诱鹿出而击之。围猎之后,蒙古诸台吉及四十八部盟长照例恭进筵宴,习武合欢。有所谓塞宴,内容有四: 一是诈马,选幼年孩童骑马竞赛,于数里外树大旗,先至者受上赏; 二是什榜,由外藩王公演奏番乐; 三曰布库,相扑为戏; 四曰教駣, 由番王子弟演示驯服烈马功夫。 虽观花赏景,莅围场较射,仍耗资甚巨。一次,乾隆帝在避暑山庄时对内大臣博尔奔察说,此地气候极清淑,大胜京师,真不愧为避暑山庄。奔察答道,陛下就宫内而言是这样。但宫外城市狭窄,房屋低小,人民皆蜗处其中。加上户灶相连,炎热更甚,故民间有谚曰: 皇帝之庄真避暑,百姓仍是热河也。乾隆帝闻之大怒,严加责斥,为之数日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