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徐阳初曲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徐阳初曲论 戏曲论著。 一卷。明徐复祚著。 徐复祚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謩竹,别署破悭道人、阳初子、洛诵生、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等。江苏常熟人。 他博学能文,长于词曲,尤擅小令,作传奇四种、杂剧二种,存四种,以传奇《红梨记》、杂剧《一文钱》为著。 徐复祚著《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又名《花当阁丛谈》,是记录明代掌故的笔记,其中有谈戏曲数十则,后为邓实抽出,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论曲部分合在一起,以《何元朗徐阳初曲论》合刊印行。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将其分开,又从《借月山房汇钞》里所收的八卷本《花当阁丛谈》中录出九条,附编一起,题曰《曲论》 明人论曲常常把戏曲故事与历史实事混为一谈,甚至加以考证和对比。徐复祚则明确指出:“传奇皆是寓言,未有无所为者,正不必求其人与事以实之也。”这就接触到艺术的真实问题,同时也明言作品应有所寄托和讽喻,成“有为之作”。在评论前人作品时,他强调当行本色为标准,认为“声律家正不取于弘词博学也”。 他把封建戏剧的样板《龙泉记》、《五伦全备》评为:“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一蟹不如一蟹矣。”这是明清评论中骂得最痛快的。 在创作上,他主张通俗,“要在使田畯红女闻之而瞿然喜,悚然惧。”提倡创新,他以沈璟的《红蕖记》为例,说他“时时为法所拘,遂不复条畅”。他主张戏曲应达到“情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这些理论虽然较为零碎,多为即事而发,但颇有新意,对后人创作和批评有一定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