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勒
【生卒】:1879—1963 【介绍】: 德国心理学家。 生于巴登州梅克斯海姆。维也纳大学教授。被纳粹驱逐后,移居美国,后来定居在加利福尼亚。 最初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知觉,后来参加符次堡学派,转而研究发展心理学。 他的主要著作有《格式塔知觉》(一卷,1931)、《儿童的智力发展》(1918)、《心理学的危机》(第2版,1929)、《表现论》(1933)、《语言论》(1934)等。 彪勒的妻子夏洛特·柏尔塔(Charlotte Bertha Bühler,1893-1974)也是心理学家。 生于柏林,历任维也纳大学教授,后随同丈夫渡美。以儿童及青年心理学家闻名。 她的主要著作有《青年的心灵生活》(第3版,1925)、《童话与儿童的幻想》(第2版,1925)、《童年和少年》(第3版,1931)、《作为心理学问题的人类生活经历》(1933)、《实用儿童心理学》(1937)、《儿童与家庭》(1938)、《儿童问题和教师》(195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