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形态构拟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形态构拟学派 现代音韵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主要人物有蒲立本、包拟古、许思莱、梅祖麟等。该学派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不仅系统地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语音构拟,而且认为汉语最先是具有形态变化的综合语,并试图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形态构拟。如蒲立本认为清、浊辅音声母的对立,可造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对立,如“见”〔k-〕:“现”〔g-〕;包拟古认为汉语的〔s〕词头与藏语的〔s〕词头一样,表示使役意义,如“妥”〔tn-〕·“绥”〔sn-〕;福来斯特和梅祖麟认为汉语的去声有s词尾,其语法作用与藏文s词尾相似,可以把动词变为名词。汉语的形态特征最早可能存在过,但由于消失的时间过早和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目前这一方面的探讨仍然面临著巨大的困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