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汤❶《伤寒论》方。又名甘桔汤。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分二次服。功能宣肺利咽。治少阴病,咽痛。 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炒桔梗、姜半夏、陈皮各十两,炒枳实五两。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功能宣利胸膈。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痞坚,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❸《济生方》卷八方。又名济生桔梗汤。桔梗、贝母、酒当归、栝蒌仁、炒枳壳、炒薏苡仁、炙桑白皮、防己各一两,甘草、炒杏仁、百合(蒸)各五钱,黄芪一两半。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功能宣肺祛痰,利湿散结。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若大便秘,加大黄;小便闭,加木通。 ❹《活法机要》方。桔梗、白术各一两半,半夏曲二两,陈皮、茯苓、枳实(麸炒)、姜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一两,水煎去滓,调木香散二钱,隔夜空腹服。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者。若服药后,气渐下,吐渐止,去木香散,加芍药二两、黄芪一两半。 ❺《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桔梗、香附、栀子、黄芩、前胡、贝母、知母。水煎服。治火郁于肺,咳嗽有声无痰者。《类证治裁》方有薄荷。 ❻见《温热经纬》卷五。即清心凉膈散,见该条。 桔梗汤 《伤寒论》【组方药物】 桔梗3克 甘草6克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以水300毫升,煮取21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主要功效】 宣肺利咽,清热解毒。 【适应病证】 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如圣汤”(《和剂局方》卷七)。本方今仅用于咽痛喉痹,若肺痈吐脓腥臭,必须加大剂银花、鱼腥草、金荞麦等方可奏效。切勿盲从。
桔梗汤 《和剂局方》卷四【组方药物】 桔梗(锉细,微炒) 半夏(汤洗7次,姜汁制) 陈皮(去瓤)各300克 枳实150克(麸炒赤黄) 【制剂用法】 上药4味,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5片,同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主要功效】 除痰下气,消痞散满。 【适应病证】 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桔梗半夏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桔梗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组方药物】 桔梗(去芦) 贝母(去心、膜) 当归(去芦,酒浸) 瓜蒌子 枳壳(去瓤,麸炒) 薏苡仁(炒) 桑白皮(蜜水炙) 防己各30克 甘草节(生用) 杏仁(去皮、尖,麸炒) 百合(蒸)各15克 黄芪45克(去芦)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为粗末。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服,不拘时。 【适应病证】 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加减应用】 若大便秘者,加大黄;小便秘者,加木通。
桔梗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组方药物】 桔梗(炒) 贝母(去心) 当归(酒拌) 瓜蒌仁 枳壳(麸炒) 薏苡仁(微炒) 桑 白皮(炒) 甘草节 防己(去皮)各3克 黄芪(盐水拌炒) 百合(蒸)各4.5克 五味子(杵炒) 甜葶苈(炒) 地骨皮 知母(炒) 杏仁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6味,加生姜,水煎服。 【适应病证】 肺痈咳而胸膈隐痛,两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浊唾腥臭。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宁肺桔梗汤”(《外科正宗》卷二)。 桔梗汤jié gěng tāng方剂名。《本草纲目》草部第12卷桔梗。 【方源】《金匮玉函》。 【组成、用法】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分温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 【功用主治】肺痈咳嗽或口舌生疮。 桔梗汤jiéɡěnɡtānɡ❶《伤寒论》方。又名甘桔汤。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水煎, 分三次服。治少阴病咽喉痛。 ❷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桔梗、姜半夏、陈皮各十两, 炒枳实五两。为粗末, 每服二钱, 加生姜五片, 水煎服。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痞坚、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❸ 《济生方》卷八方。又名济生桔梗汤。桔梗、贝母、当归、栝楼仁、枳壳、薏苡仁、桑白皮、防己各一两, 甘草、杏仁、百合各五钱, 黄芪一两五钱。为粗末, 每服四钱, 加生姜五片, 水煎服。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吐脓血、心神烦闷、口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 ❹ 《活法机要》(金·张元素) 方。桔梗、白术各一两五钱, 半夏曲二两, 陈皮、枳实、茯苓、厚朴各一两。为末, 每服一两, 水煎服。治气热上冲, 食后暴吐, 脉浮而洪。 桔梗汤 桔梗汤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症并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亦载有本方。《小儿药证直诀》易名甘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易名如圣汤。方由桔梗一两,甘草二两组成。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功能清热解毒,宣肺排脓。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唾腥臭浊痰,久久吐脓,状如米粥。 本方主治风热客于少阴所致咽痛及风热郁肺而成之肺痈,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排脓。方中重用甘草清热解毒,泻其少阴之热;配以桔梗宣肺泄热,祛痰排脓。两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肺排脓的功效。本方是由原书甘草汤加桔梗而成。两方均治少阴邪热所致咽痛的轻症。若服甘草汤后仍不愈者,改用本方清热宣肺,化痰利咽,则痛自止。本方能通治咽喉口舌诸病,以属于风热轻症为适宜。如兼见其他症状,则应随症加味。现临床上亦多用于治疗急性肺脓肿及咽喉部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证属风热郁肺者。临床治疗肺痈,加鱼腥草、生薏仁、冬瓜仁、桑白皮、桃仁、败酱草等。治疗急性咽喉炎症,加防风、僵蚕、荆芥、薄荷等。 甘草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甘草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功能清热解毒。主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 桔梗汤(《张氏医通》卷十五) 甘草、桔梗、山豆根、玄参、鼠粘子、荆芥各等分,麦门冬倍用。水煎,温服。功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主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本方证为麻疹热毒循经上攻,搏结咽喉所致。 甘桔汤(《疡医大全》卷二十一) 甘草、桔梗、麦门冬各一两。水煎服。功能清热泻火,养阴排脓。主治肺痈痰气上壅的咳唾,关脉沉细。 甘桔射干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桔梗、山豆根、甘草、射干、连翘、防风、荆芥、玄参、牛蒡子各一钱二分,竹叶十片。水煎,频服。功能清热疏风,解毒利咽。主治喉杵,喉极肿而极痛。本证为内外热毒,蕴结咽喉所致。 ☚ 门冬甘露饮 清咽抑火汤 ☛ 00004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