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弗洛伊德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弗洛伊德主义 亦称精神分析学说。 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歇斯底里研究》一书,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梦的解析》一书,这两本书基本奠定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弗洛伊德从生物的本能出发,将人的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为本能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为认识过程,按现实原则活动,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需求;超我为良心,按至善原则活动,代表社会道德标准,压制本能表现。 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 弗洛伊德在早期特别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认为它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1920年发表《在快乐原则以外》后,他将本能归结为生和死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人们生而具有生和死两种基本本能,前者是性欲、恋爱、建设的动力,后者是杀伤、虐待、破坏的动力。 正常人的梦、失言和争论,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都被认为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间接表现。20世纪40年代,欧美一些精神病学者从社会学观点出发,强调家庭、社会制度和文化对精神病致病的影响,其中以新弗洛伊德主义者霍尔尼、弗洛姆为代表。 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的许多支派,都以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