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思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者真
明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关于认识论的命题。 他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泉源,人的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认识的产生是主观认识能力与客观事物相接触的结果。 他说:“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雅述》上篇)“会”,结合。人的认识是“思”与“见闻”的结合。关于“思”与“见闻”的关系,他说:“广识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者真;泛讲未必吻合,而习之纯熟者妙。是故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讨诸理而尤贵达于事。”(《慎言·潜心篇》)广识不如思真,泛讲不如习熟。 不但要通过“见闻”来“博于外”,更要通过“思”来“精于内”,不但要了解各种道理,更要通达事情。这里包含了必须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思想,也隐约含有认识必须见诸行动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