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章
“平”为“釆”字讹。《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百官。百官以功受姓。 平章百姓即定姓别族之义。《史记·五帝本纪》作“便章”,《尚书大传·唐传》作“辨章”。
《新唐书·百官志一》:“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此。唐中叶以后,凡实际任宰相之职者,必在其本官外加同平章事衔称,意即共同议政。宋代有平章军国重事,专以位置年高或望重之大臣,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 简称平章。明初犹沿袭,不久即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