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平津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平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决战。 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六十万人处于或守或逃举棋不定状态。为稳住并就地歼灭傅集团于平津地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会同华北军区部队共一百万余人,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总前委统一领导下发起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和东北先遣(第二)兵团发起平绥路作战,包围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切断傅作义西逃通路,东北野战军主力插向平津和津塘(沽)之间,切断平津和津塘守军的联系及海运南逃通路,对傅集团完成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华北军区部队和东北野战军主力一部在新保安地区歼灭傅系第三十五军军部及两个师,随后歼灭由张家口突围的第十一兵团所属一个军部又七个师;14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军发起攻击,激战29小时,全歼守军十三万余人,俘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天津。 天津解放后,北平二十五万余守军陷入绝境,经过中共中央和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努力争取,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除塘沽守军五万余人由海上逃跑外,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