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剛剛(刚)G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鸡泽、山东之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洒泉、新疆之布尔津、河南之卢氏、湖北之老河口等地均有。汉族、藏族、仡佬族等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 《史记·穰侯传》 ‘伐齐取刚寿’,徐广 (注): ‘即济北刚县。’ 刚氏当以地为氏。望出冯翊。” 刚县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
宋代有刚仁遇,散祗侯; 明代河南裕州有刚氏;清代有刚老龙,正白旗汉军,任库大使; 又,清末有刚毅。

剛gāng

❶堅毅,堅強不屈。傅毅《舞賦》:“文人不能懷其藻兮,武毅不能隱其剛。”
❷堅硬。見“剛精”。
❸凶猛的,頑固的。見“剛癉”、“剛蟲”。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刚,强断也。”段注:“引伸凡有力曰刚。”与柔相反。《易·杂卦》:“乾刚坤柔。”
通“犅”gang
〔例〕 《诗·鲁颂·閟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刚,当作“”犅,公牛。刚通“犅”。
刚,见母、阳部;犅,见母、阳部。见母双声,阳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剒
  • 下一篇:剔

“刚”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ㄍㄤgāng1941用反话激人。东北官话。东北〖〗。杨维宇《三请梨花》:「常言说十个大将九个怕~,我~她几句。」胶辽官话。山东海阳。峻青《夜渡》:「小于,你甭听小马~,千万别下去。」(苍蝇)吮食。西南官话。广西桂林〖〗。把桌子高头的菜盖好,莫给苍蝇~。扛。古南方方言。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吴楚之俗谓相对举物为~…杠,举也。彼俗音讹,故谓『杠』为『刚』耳。」老人健康。中原官话。陕西中部。很,极。胶辽官话。山东临胊〖〗。偏。古方言。《敦煌曲子词集・虞美人》:「金钗钗上缀芳菲,海棠花一枝,~被蝴蝶绕人飞。」《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有何意,捨荣花,~要求闻《妙法花》!」

剛刚

❶堅强。《詩經·大雅·烝民》: “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鄭玄箋:“剛,堅强也。”
❷謂强志不屈橈。《論語·公冶長》: “子曰: 吾未見剛者。或對曰: 申棖。” 鄭玄注: “剛,謂强志不屈墝。”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公冶長》: “子曰: 吾未見剛者。或對曰: 申棖。子曰: 棖也欲,焉得剛。” 鄭玄注:“剛,謂彊志不屈橈。”(卜天壽抄本殘卷《論語》鄭注) 《論語·公冶長》:“吾未見剛者。” 鄭玄注: “剛,謂强志不屈橈。”(《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牛科 > 剛
剛  gāng

亦作“犅”。公牛。《詩·魯頌·閟宫》:“秋而載嘗,夏而楅衡,白牡騂剛。”馬瑞辰通釋:“剛者,犅之叚借。”《禮記·明堂位》:“殷白牡,周騂剛。”孔穎達疏:“剛,牡也。”《公羊傳·文公十三年》:“魯公用騂犅。”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剛鼓 > 剛
剛  gāng

“剛鼓”之單稱。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五金礦產部 > 五金 > 鋼 > 剛
剛  gāng

同“鋼”。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斗柄 > 剛
剛  gāng

同“罡”。

剛gang

8482
“刚”的繁体。

剛gāng

G026
“刚”的繁体。

剛刚,甲骨文;金文;篆gāng

[岡(聲符)+刂(刀,意符)→剛(《説文》:“剛,強斷也。從刀,岡聲。”剛,甲骨文從岡從刀,證明“岡”不從山。金文“岡”方才加山。剛,刀刃上最硬的部分〈剛強、剛硬〉,因而通“鋼”,與“柔”相對。引申爲豪爽〈剛直〉。因聲借爲才發生的事〈剛才〉,恰好〈剛合適、剛能聽到〉。緊接〈剛在南京召開過華商會,又迎來了2008年奧運北京申辦成功的喜訊。)]
《詩經·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剛止。”(采呀采呀采巢菜,又老又硬宜少采。)
[春秋] 老子《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勝剛強。”

剛()


甲骨文合集10771,殷
乙未卜, 爭, 貞(剛), 亡
按: 从刀网聲。卜辭用爲以刀斷牲之祭。

甲骨文合集34682,殷
于來(剛)。

小屯南地甲骨565,殷
庚辰卜, (剛)大甲, 又羌。

小屯南地甲骨2869,殷
……其(剛)……三羌。

甲骨文合集31139,殷
(剛)于

剛爵,殷周金文集成9033,西周早期
(剛)乍(作)寶(尊)彝。
按: 人名。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𠂇(左)右(柔)(會)剛鯀。
按: “剛鯀”,疑讀“强圉”,多力的意思。

郭店楚墓竹簡·性自命出8,戰國
剛之梪(樹)也,剛取之也。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亙先9,戰國
先又(有)矛(柔),安(焉)又(有)剛。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35,戰國至秦
壯能衰,恿(勇)能屈,剛能柔,仁能忍。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剛,義之方殹(也)。

漢印文字徵
剛羝右衛。

漢印文字徵
□侯剛。

元思墓誌,北魏
國喪朝彦,家絶剛軌。
按: 聲符“岡”之山旁寫法草化,或爲“岡”變爲“罡”之濫觴。

寇霄墓誌,北魏
□□三元,灼灼剛紀。

元嵩墓誌,北魏
故使持節都督揚州諸軍事安南將軍贈車騎大將軍領軍將軍揚州刺史高平剛侯之墓誌。

高淯墓誌,北魏
納陰陽之和,處剛柔之正。

臧質墓誌,隋
公世值艱危,早失庭訓,志性剛毅,諒直淵深。
按: “岡”變作“罡”,“刀”變作“寸”。

崔沔墓誌陰,唐
一剛一柔,厥跡頗異; 好文好義,職允攸同。

王震墓誌,唐
簪白筆而坐風臺,共推剛正; 揮赤管而臨粉署,譽重彌綸。

張先墓誌,唐
曾祖剛,隋大業中爲雅州司法。

惠光舍利塔銘,後梁
念金剛經社女弟子維那梁師智。
《説文》: “剛, 彊斷也。 从刀岡聲。 , 古文剛如此。”
甲骨文从刀网聲。卜辭用爲以刀斷牲之祭。金文或用作人名。史牆盤“剛鯀”,學者或讀“强圉”,多力的意思。戰國以降,多用作與“柔”相對之義。北魏元思墓誌“剛”聲符“岡”之山旁寫法草化,或爲“岡”變爲“罡”之濫觴。隋代臧質墓誌“剛”之“岡”變作“罡”,“刀”變作“寸”。

☚ 則   切 ☛
000013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