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布哈林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布哈林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1938)苏联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

1906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十月革命后,先后担任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领导人、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主编。后因“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受到批判,1938年被苏联当局处决。

布哈林写过大量的文章和理论著作,著名的有《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国家理论》、《共产主义ABC》、《过渡时期经济学》等。

他在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等方面,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列宁曾说他“是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但指出“在他的理论观点里有一种繁琐哲学的东西”,“他从来不完全了解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写成于1921年年底,布哈林自己称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通俗教材”。这本书是作为一部通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出现的,曾被用作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训练的一本基本教材,起了相当的影响。

这是把唯物史观进一步系统化的重要尝试之一。主要论述了社会科学的实际意义、社会科学中的原因和目的(因果性和目的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必然和意志自由)、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平衡、社会平衡的破坏和恢复、阶级和阶级斗争等问题。

布哈林认为,唯有无产阶级才能产生社会现象的“真正科学”,这种科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概括(即最抽象)的一种”,“答复一些一般性问题,如各种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如何,如何解释它们的进化过程,社会的历史形式是什么……等等。

”他认为,所有的社会进程都一概受因果律的支配,人类并没有自由的意志,他的一切行动都在因果上已经被决定了的。因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有必然律,所以有可能预测历史发展进程。

“社会决定论”并不是“宿命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有条件的,都有促使它们必然发展的原因”。

这本书详明地论述了“平衡论”。

他用“平衡论”代替对立统一学说,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是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外在矛盾和平衡趋向。书中指出,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某种“平衡状态”的“体系”中,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由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的破坏,然后又在新的基础上恢复平衡的过程。辩证法以及社会变革都可用平衡论加以说明。

布哈林的“平衡论”,30年代后曾被作为机械论受到批判,6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此提出了不同见解。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