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还阳参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基源 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川滇还阳参的根。 还阳参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25种。 原植物 川滇还阳参Crepis rigescens Diel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根圆柱形。茎直立,木质,不分枝或叉状分枝。茎基部叶小,鳞片状;中部叶线形,长6~10cm,宽3~4cm,全缘或有细齿,稍反卷,无毛或有短柔毛;无叶柄。 头状花序小,排成疏散的圆锥花序,梗长0.5~2.5cm;总苞圆柱形至钟状,长8~9mm,宽2~2.5mm,外层总苞6片,线形或披针形,长为内层的1/2,内层总苞片8~12,披针形,近顶端有密纤毛;舌状花桔黄色,长约12mm。瘦果纺锤形,近扁平,褐色,长3.5~4mm。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89页,图6811) 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高山山坡开旷的石隙中。分布于四川、云南。 缅甸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苦、微甘、平。 功效 破血行瘀,凉血止血,祛瘀生新。 主治 吐血,鼻出血,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疮毒,瘰疬,痈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