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檀香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土地瓜、山梨儿(《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苍山越桔的球根。 原植物 苍山越桔Vaccinium delavayi Franch. 形态 常绿灌木,高0.5~1m,有时附生。分枝多,短而密,幼枝被短柔毛,杂生腺状刚毛。叶密生,叶柄长1~1.5mm,被短柔毛;叶片革质,长圆状倒卵形,长0.7~1.5cm,宽0.4~0.9cm,顶端圆,微凹,基部楔形,边缘软骨质,近全缘,叶脉在上面下陷,在背面平。总状花序顶生,长1~3cm;花序轴被毛;苞片卵形,早落;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形,有缘毛;花冠坛形,白色或淡红色,长3~5mm,内面有短柔毛;花药顶端延伸出二短管,背面具1对芒。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直径4~8mm。 花果期3~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99页.图435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400~3200m的阔叶林内或干燥山坡上。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缅甸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晒干。 【药性】: 性味 甘、辛,平。 功效 顺气,消饱胀。 主治 胸腹气痛,饱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胸腹气痛,饱胀:岩檀香根3~9g,煎汤内服。或研末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