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祭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祭酒

祭酒

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 光禄卿   学士 ☛
祭酒

祭酒

❶学官名。西汉始置博士祭酒一人,东汉以博士中有威望者担任。晋以后改设国子祭酒,为国子学的主管官员,掌儒学训导之政。
❷官名。汉魏于诸州置祭酒从事史。简称祭酒,分掌兵、仓、贼、户等诸曹事务。东晋以后以主簿取代。又晋南北朝王公之府并置东西阁祭酒,隋京王、嗣王及上柱国府也置,其或主阁内事务,或掌接对宾客。

☚ 国子监   司业 ☛
祭酒

祭酒

学官名。东汉始置博士祭酒。晋至隋唐为国子学或国子监长官。宋初国子监置判监事二人。元丰改制。始置祭酒和司业为国子监正、副长官,掌国子、太学、武学、律学、小学政令、教法,并总领监事。

☚ 国子监   司业 ☛

祭酒

官名。(1)学官。汉代始置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改称国子监祭酒,设一人,从三品,为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的主管官。(2)王府官。唐代亲王府置东阁祭酒,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掌举荐贤良,接引宾客。

祭酒

祭祀或宴席上举酒祭神者,通常由一德高望重的长者充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后由此义转化而为官名。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为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主持国子监的学官。清末办新学,停科举,遂废。

祭酒【同义】总目录


祭酒司成
某种地位的人

某种地位的人

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巨公 大人物
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人士
有名望的人士:闻士
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权威 大拿
在某方面居于前位的人:伯(诗~) 魁(魁首) 元(元首) 头儿 脑儿
地位高的人:高枝
地位显要的人:
年长或位尊者:祭酒

☚ 某种地位的人   地位低下的人 ☛

祭祀的方式

祭祀的方式

陪同主祭人行祭:从享 陪祭
烹煮牲肉以祭祀:
用全牲祭祀:全烝
杀牲荐血以祭祀:隋衅
以酒祭祀:祀曲 祭酒
 以酒食祭祀鬼神:馈祀
 置酒食以祭祀:奠享 奠飨
 行祭时以酒洒地:祭酹
 斟酒浇地以求神降临:
焚柴祭祀:燔祀
以礼祭祀:礼祠 礼祀
 礼拜祭祀:拜祭
斋戒祭祀:斋祠 斋祭
宗庙祭祀:匕鬯
向东而祭:祭东
遥望而祭:望祭 望祠 望拜 望礼 遥祭
共同祭祀:通祀

☚ 各时的祭祀   设供 ☛

祭奠

祭奠

祭(祭酹;醮祭;酹祭) 酬 餟酹酹献 酹奠 发奠 飨奠 荐奠 醮荐 醊奠
祭奠死者:幽荐
亲临祭奠:临飨 临祭
到丧家祭奠:鹤吊 吊丧 吊伤 吊纸 吊葬 赴义
 前往吊丧:赴吊
 前往吊谒:过式
 聚集吊丧:吊会
置祭品祭祀鬼神或亡灵:
予以祭奠:致祭
 皇帝亲临致祭:赐奠
 有事祷求鬼神而致祭:祷祀
以酒祭奠:祭酒 祀麴 酌奠
 以酒食祭奠:沃馈
 把酒浇洒在地上表示祭奠:酹(酹酒;酹地;沃酹) 醊(沃醊) 觞奠 浇奠 浇酒 酬酒 洒酒
丧中祭奠之事:馈奠
出殡前的祭奠:祖饯 祖馈
 出殡前一天晚上的祭奠:祖奠
丧家在出殡前举行祭奠:开奠
亲友在出殡的路旁祭奠:路祭
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公祭
将葬时的祭奠:遣奠
设灵位祭奠:除次
于神主前的祭奠:祖奠
在郊野祭奠:野奠
 进荐供物祭奠:进奠
参谒祭奠:谒奠
追悼祭奠:追荐
跪拜祭奠:拜奠
简陋的祭奠:鱼菽之祭 鱼菽之奠
(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祭奠)

另见:举行 仪式 祭礼 表示 追念 慰问 家属

☚ 合祭   扫墓 ☛

祭酒

官名。古代贵族大夫飨宴,以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渐演为官名。汉代多用以称主管长官。历代国子监(学)长官均称祭酒,即“国子监祭酒”。

祭酒

祭酒

官名。初,以长者有学问的人为祭酒,自汉以后为官名,历代沿置。掌主学政。至清末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索隐,按礼食必祭先,饮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当祭耳,后因以为官名。” 《旧唐书·职官志》: “祭酒1员,(从三品。《周官》 曰师氏、保氏,汉始置祭酒博士,历代因之。隋祭酒,品第三。) 司业2员。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6学。(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孔宣父,祭以太宰,乐用登歌轩悬。祭酒为初献,司业为亚献。凡教授之经,以 《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纪》、《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兼习之。每岁终,考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为之殿最。”

☚ 辑濯丞   祭仆 ☛

祭酒

中国古代学官名。原意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战国时荀况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西汉设五经博士,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时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

祭酒jì jiǔ

❶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亦泛指有名望的年长者。《古今医案按选·叙例》:“推王孟英先生为祭酒,以时多热证,先生善用凉药也。”
❷学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西晋改国子祭酒,隋、唐称国子监祭酒。《甲乙经·序》:“若知直祭酒刘寄琰,病发于畏恶,治之而瘥。”

祭酒

祭酒

学官名。战国时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祭酒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德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为一种荣誉。汉武帝设五经博士,首长称博士仆射,东汉改为博士祭酒,祭酒遂成为学官名。西晋改为国子祭酒,主管国子学或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主管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国子监,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

☚ 第三次全省教育会议   商代教育 ☛

祭酒jì jiǔ

1、官名。古时宴饮必推一年长德高者一人举杯先祭,称为祭酒,后为官名。西汉时置六经祭酒,秩上卿;东汉置博士祭酒,秩六百石,为五经博士之首。见《后汉书·百官二·博士祭酒》。晋武帝咸宁四年立国子学,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见《晋书·职官志》。南北朝时,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北齐皆置国子祭酒。隋朝初称国子祭酒,为国子寺长官,统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见《隋书·百官下·国子寺》。隋炀帝即位,改国子学为国子监,改国子祭酒为国子监祭酒。自此以后,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都置国子监祭酒。见《历代职官表·国子监》。到清朝末年废。 另外,东汉时县有学官祭酒。《后汉书·刘宽传》:"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汉碑中有文学祭酒,校官祭酒。见《历代职官简释》。 2、在同职中,功高者为祭酒。《后汉书·百官志三》:"侍中,比二千石......本有仆射一人,中兴转为祭酒。"在公卿州郡的佐官中,功高者为祭酒。无固定职事,备参谋顾问之佐官中的尊者称祭酒。《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以前王莽平河大尹长安谷恭为掌野大夫,平陵苑逡为师友,赵秉、苏衡、郑兴为祭酒。"《后汉书·邓寇列传》:"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舋关中......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引而西。" 3、东汉末年五斗米教张鲁教官名,其各领部众,称为祭酒,部众多者称大祭酒。《三国志·魏书·张鲁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祭酒

❶以酒祭神。《仪礼·乡饮酒礼》:“坐捝手,遂祭酒。”以酒祭神时必由尊者或长者一人举酒祭地,遂称尊者或长者为祭酒。
❷官名。西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官秩为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❸东汉末五斗米教中资历较深者或基层首领。张鲁创五斗米教,自号“师君”,教徒初来时名为“鬼卒”,资格较老的教徒称为“祭酒”,起义后以祭酒统领部众,为起义军占领区基层首领。

祭酒

❶酹酒祭神。古时飨宴酬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举酒祭地,遂谓尊长者为祭酒。

❷官名。如六经祭酒、国子祭酒等。

❸汉末五斗米道中对首领的一种称号。


祭酒

官名,❶古代宴饮时,推举一德高望重的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遂演变为官名。汉代多用以称主管官员,如博士祭酒、侍中祭酒、军师祭酒等。西晋置国子学后,以国子祭酒为长官。历代多沿置。

❷晋朝州府僚佐祭酒从事的省称。

祭酒

官名。我国古代,凡宴飨必先请年高望重者以酒祭地,因此祭酒便成为对长者或一官署首长之尊称。东汉时,始置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魏晋改称国子祭酒。历代沿置,为国子监或国子寺之长官,主管全国之教育事业。历代均以儒学优长、年高望重者任此职。清末废国子监,改设学部,祭酒更名学部尚书。

祭酒

官名。古时飨宴酧酒祭神必由尊者或老者一人举酒祭地,遂谓位尊者或年长者为祭酒。战国时齐国荀卿在稷下学宫以学士之长三次担任过祭酒。《史记·荀卿列传》记其事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矣。”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始正式成为官名。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为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国子学为国子监所属诸学之一,遂称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监祭酒,至清末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