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岩松鼠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岩松鼠骨

【概况】:

基源 为松鼠科岩松鼠属动物岩松鼠的骨骼。

原动物 岩松鼠Sciuntamias davidianus Pallas,又名扫毛子、石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 外形似松鼠,体长约190~250mm,体重可达350g。脸部有颊囊,眼大,眼眶周围有一黄白色环,耳上无簇毛。后肢较前肢长。

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背及四肢外侧长有青黄色的毛。

毛基部为深灰色,中段为黑色,尖端为黄色。夏毛较灰,冬毛偏黄。鼻吻部为深黑色,耳朵色同身色,耳壳的后基部有明显的灰色斑。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浅黄灰色。尾毛稀疏且蓬松,与背部毛色相同,但杂有白色长毛,因而形成白色毛边。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山区树林或丘陵而又多岩石的地方。

白昼活动。善攀爬树木,行动敏捷。筑洞于岩石缝中。

以坚果及其它种子为食。亦食胡桃、山桃、杏等核果和核仁。每年繁殖1~2次,仔数不详。

分布于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

【生药】:

采集 四季均可猎捕,杀死后,剥皮剔净肉,取全骨骼置通风处干燥即可。

主产于河北承德地区。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鉴别 生药全长约350~380mm,体长200~230mm,尾长145~150mm,骨骼上带有残肉及肌腱,呈类白至淡黄白色。

脑颅长椭圆形,长约57mm,直径30~35mm。

吻鼻部细长。眶间宽度约13~15mm。

眶上突短小。颧骨平直。听泡大。

眼眶孔直径10~12mm。上下门齿各1对,均呈弯曲的圆锥形,齿端较尖。上门齿长约6.5mm,下门齿长约10mm,直径约1.5mm。

上下门齿外侧带橙色。臼齿不外露,不易察见。脊椎骨及肋骨背部正中有一条突起的脊棱,腹部脊椎骨突起明显,两侧具多数肋骨。四肢弯曲。

前足掌裸,具掌垫2,指垫3;后足长50~68mm,跖面被毛,无跖垫,趾垫4。前足拇指不明显,仅剩一甲附于内侧掌垫。

第四指常长于第三指。尾呈细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微现骨节。

气腥臭,味微咸。

加工炮制 将岩松鼠骨置瓦上焙焦,研末。。【药性】: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等。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中国动物药》:“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岩松鼠骨焙焦研粉,黄酒冲服,每次15g,每日2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