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后余沥
病证名。 指小便后,仍有余沥点滴不净之证。见《医学入门·小便不禁》。 又称小便余沥,小便遗溺。临床以虚证为多,亦可由湿热引起。 《圣济总录》卷92:“虚劳小便余沥者,肾气虚弱,而膀胱不利故也,膀胱不利,则气不能化,气不化,则水道不宣,故小便后有余沥。”临床上肾气虚冷所致者,多为久病体虚,神疲怯寒,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尿后余沥不尽,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肾固涩。方用《济生》菟丝子丸、肉苁蓉散等方加减。 中气下陷所致者,症见小便频急,余沥不尽,身倦乏力,气短懒言,小腹坠胀,食少纳呆,舌质淡红,脉虚软无力。治宜补脾益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膀胱湿热所致者,症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尿时有灼热感,尿色黄赤,或尿滴沥涩痛,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弦数。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