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鼎一脔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尝鼎中的一块肉,可以知道鼎中全部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因小见大。 鼎: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宋·王安石《回苏子瞻简》:“得秦君诗,手不能舍……尝鼎一脔,皆可知也。”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中国文学的道路》:“可惜这部诗选又是一部未完书,我们只能够尝鼎一脔。” ❷ 作主谓短语的宾语。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回:“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尝鼎一脔。” [附条] ❶ “鼎中一脔”。宋·曹勋《跋山谷书》。 ❷ “一脔知鼎”。宋·李之仪《与王君瑞书》。 ❸ “一脔”。 宋·李觏《上苏祠部书》。 [同义] 一叶知秋 因小见大 见微知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