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工人抗捐
为反对租界当局增加小车捐而发动的三次较大规模的斗争。 清代的小车,是一种木制独轮车,俗称“江北军”,又叫“羊角车”,既可运货,又能载人。推车者大多是苏北各地破产失业后流浪到上海的农民。 1870年(清同治九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要每辆小车每年缴纳制钱200文,否则禁止在租界内通行。1877年(清光绪三年),小车捐每辆增加至400文,另加小费25文。 小车工人群起反抗,被镇压。1888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又拟增加车捐,2000余名小车工人举行示威,迫使工部局取消加捐。1897年3月底,工部局突然贴出布告,决定从4月1日起,将小车捐增加到630文。4月5日上午,数千名小车工人聚集在公共租界示威。殖民当局出动巡捕、水兵和万国商团镇压,小车工人用杠棒、扁担、砖瓦、石块等进行反击,并将外滩一些外国洋行、银行的门窗玻璃砸碎。工部局不敢一意孤行,宣布延迟三个月加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