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肺筋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肺筋草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肺筋草(《植物名实图考》),金线吊白米(广西、浙江、云南)。 基源 为百合科粉条儿菜属粉条儿菜的根或全草。粉条儿菜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约13种,药用2~3种。 原植物 粉条儿菜Aletris spicata(Thunb.)Franch. 历史 肺筋草,见载《植物名实图考》山草类云:“叶如茅芽,长四五寸,光滑有直纹。春抽细葶开白花,圆而有叉,如石榴。 花蒂大如米粒,细根亦短。”按上所述,并观其附图,与本种相似。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须根细长,其上生有白色米粒状膨大体。 叶多数基生,狭条形,长15~20cm,宽3~4mm,具3条明显脉,有纵行浅折皱,花茎上的叶小,苞片状,长1~2cm。 花茎自叶丛抽出,长35~60cm,具棱角,上部具粘质的短柔毛;花小,几无梗,成细长疏生的穗状花序;苞片条形;花被长约5mm,基部合生成短筒,顶端6裂,呈钟形,黄绿色,顶端粉红色,裂片披针形,外部密被柔腺毛;雄蕊6,花丝短,分离,著生在花被裂片的基部,花药卵形;子房半下位,花柱丝状直立。 蒴果倒卵状椭圆形,长约3mm,顶端有残存的花被。种子锯屑状。 花期5~6月。(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下册.1502页.图150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50~2500m的向阳空旷草地、山坡路边、杂木林缘。 分布自甘肃南部延至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生药】: 栽培 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旱、耐瘠。 一般排水良好而疏松的土地均宜栽种。用种子繁殖,于9~10月播种,按行株距各23~27cm开浅穴内,每亩用种子量250g。播后覆土保湿。 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5株,并用人畜粪水追施。生长期中应注意田间管理。 采集 5~6月采收,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根含皂甙,其甙元为异纳尔索皂甙元(Isonarthogenin)及薯蓣皂甙元[2]。 附 叶含铝(448ppm/kg)[1]。 参考文献 [1] Chemotaxonomie der pflanzen.Bd Ⅱ.Birkhauser. 1963:428 [2] 新华本草药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507 【药性】: 性味 苦、甘,平。 ❶ 《草木便方》:“甘。” 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活血,杀虫。 主治 咳嗽吐血,百日咳,气喘,肺痈,乳痈,肠风便血,妇人乳少,经闭,小儿疳积,蛔虫。 ❶ 《草木便方》:“清郁热,化痰。治久嗽,劳伤气喘。 ” 咳嗽吐血,肺痈吐脓血,膀胱疝气,疳积,夜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神经官能症:粉条儿菜全草、何首乌各4.5kg,桑椹子2kg。用水60,000ml,熬至15,000ml,过滤,加防腐剂适量,瓶装备用。每服80ml,每日2次。 ”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慢性气管炎;鲜粉条儿菜根60g(干品15g),洗净后加水200ml,先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煎煮,浓缩至100ml。每日2次,每次50ml,分早、晚服。 10天为1疗程。” 食疗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流行性腮腺炎:粉条儿菜鲜根15~30g,水煎分2次服。小儿用根汁煮鸡蛋,只吃鸡蛋即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